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师说师行】王信刚:“土”润万物,“木”参九天的践行者

南昌大学 2022-10-07


编者按    


迎接党的二十大,培根铸魂育新人。为弘扬先进典型、树立良好师风,凝聚发展磅礴力量,本网结合2021“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”结果,特推出导师专访系列宣传,集中展现我校教师“爱党报国、爱校如家、爱岗敬业、爱生如子”的精神风貌,鼓励广大教师践行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争做新时代“四有”好老师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

这一期带大家走进工程建设学院教授王信刚!




刚刚完成工作,王信刚教授就走进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室,查看学生们的实验进展。“实验进展怎么样啦?”“你们要记得劳逸结合,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。”“多去户外锻炼身体。”三两句的问候,让气氛轻松起来。



“学会研究”

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只有短短三年,为了把握好时间和学习节奏,王信刚要求每一位研究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,在选定导师和课题后进组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实验当中去。“并不要求他们在研一就能够独立承担起实验任务,但一定要让他们参与进去,帮助师兄师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这不失为是一种快速入门学习的好方法。”

方向正确是取得成功的前提。王信刚将“科研”比作“挖矿”,学生是“挖矿人”,而导师则是“定位人”。定位成功向下深挖才能发现宝藏,若定位人的指向出了偏差,纵使挖矿人再努力也只能挖出一堆堆泥土。“确定研究方向并不是拍拍脑袋思考就能决定的事情,而是以既有的课题研究或企业项目为参照,结合学生本人的兴趣所在,挖掘有价值的选题。”



同时,王信刚定期听取学生汇报,发挥导师的监督作用。课题组成立后,平均每两周举行一次各小组的上台讲述。此种形式保证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,并起到了敦促学生自省的作用,通过及时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中,让同学们受益匪浅。

在严把大方向的同时,对于一些基础问题,王信刚则会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。例如实验要使用的材料如何准备?仪器在使用前应该如何操作?以及后期的数据如何处理?这些都要求学生们自主摸索交流,从一次次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中积累经验。“上下届之间传、帮、带的作用也很重要。”鼓励学生多向师兄师姐们请教,可促进课题组间的良性互动和思想碰撞,形成稳定的运行循环。



王信刚作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(领军人才),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,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,长期从事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教研工作,曾主持国家级、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,工程技术开发应用项目30余项;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;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。其指导的研究生三十余次获得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、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、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和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。




“学会生活”


“读研,不仅仅是做研究,更重要的是明方法。除了专业知识,我们也要承担起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责任。”

学会与人交往。大众眼中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是整日闭门不出,在实验室中与各类器材、材料和数据等打交道,醉心学问的。而王信刚则认为:“人是要出去的。因此,他常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原料采买、仪器加工等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事情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却是绝佳的人际交往机会。



王信刚认为,在社会上,仅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,还应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,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。研究生期间学会的为人处世,能够帮助其更快地适应各种环境,使其受益终身。

除此之外,王信刚还不断鼓励学生开阔视野,积极参与体育锻炼,以此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,争取做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。

“我们团队的氛围非常好。”王信刚自豪地说。饭后校内散步、在实验室的闲暇时刻说话聊天、偶尔在食堂聚餐等等,都是团队感情积累的点滴细节。同时通过羽毛球、篮球、乒乓球、钓鱼等各种户外体育锻炼,让学生们找到了共同的爱好,成为彼此学业上的帮手,生活中的朋友。



学会直面困境。科研不是一场一帆风顺的旅途,失败是难免的,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,并有勇气继续向前。若发现学生有迷茫、萎靡的情况,王信刚会主动找其谈心聊天。谈心虽只有两字,却大有学问。对有些同学,他会直接点出对方不该困于当前的困境;对另一些同学,他则选择静静倾听时时回应。王信刚会为学生梳理未来的方向和道路,客观分析当下的颓废可能带来的后果,直击学生的担忧和痛点。曾经有个学生在摸索初期常常实验失败,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。王信刚知道后,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安慰他,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该如何改进,并积极带他出去活动,与人交流。“结果总会有的,失败也是一种过程,是值得体验和回味的。”



自2007年来到南昌大学,王信刚已度过了十五年光阴。这十五年,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,不论是学院还是学校都在铆足劲地求建设求发展。“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,若不努力跟上就会落后。”这些年来,王信刚在教学的同时也在自我学习,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,探索新事物。就在近日,王信刚教授团队采用溶剂蒸发法,以LDHs(水滑石类化合物)为缓蚀剂杂化囊壁,以桐油为囊芯,制备LDHs(水滑石类化合物)杂化自修复微胶囊,在水泥基材料抗蚀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
问起王信刚眼中的土木材料专业,他神采奕奕地边说边比划着,“可能在很多人眼里,土木就是钢筋水泥,但是我更乐于告诉大家,土是土润万物,木是木参九天,工是工善技艺,程是程观德行,材是材通穹宇,而料则是料定天下。”他热爱着土木工程材料,也热爱着自己的教师事业,愿做学生们的引路人,帮助学生们找到方向,守护着学生们茁壮成长。





疫情防控专栏



(来源:健康中国)


往期回顾(点击蓝字阅读原文)

01

你好,秋天!你好,南昌大学!

02

NCUer:把安在我身上的摄像头拆了

03

南昌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

04

【师说师行】王小磊:带着“哈士奇”打猎的人


文字|邓雪晴、黄倩倩

编辑 | 陈文轩

责编 | 欧阳仟

审核 | 饶勇、廖元新、邱晓怡

分享

收藏

点赞

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